一、电絮凝设备是什么?
电絮凝设备是一种以电化学原理为核心的水处理装置,通过外加直流电源使金属电极(通常为铝、铁等活泼金属)在废水中发生电化学反应,将污染物转化为易于分离的絮体或沉淀物,从而实现水质净化。其本质是利用电能驱动金属阳极溶解生成金属离子(如Al³⁺、Fe²⁺/Fe³⁺),这些离子水解形成高活性氢氧化物胶体(如Al(OH)₃、Fe(OH)₃),通过吸附、网捕、电中和等作用与废水中的悬浮物、重金属、油类、COD等污染物结合,最终形成大颗粒絮体,经沉淀或过滤去除。
该技术最早应用于工业废水处理领域,近年来因环保政策趋严和绿色低碳需求,逐渐扩展至电镀、养殖、市政污水、油田回注水等多种场景,成为传统化学絮凝的清洁替代方案。
二、工作原理
电絮凝的核心过程可分为四个关键步骤:
1.阳极溶解:接通直流电源后,金属阳极(如铝板/铁板)在电流作用下失去电子,发生氧化反应生成金属离子(例如铝阳极:Al → Al³⁺ + 3e⁻;铁阳极:Fe → Fe²⁺ + 2e⁻)。阴极则发生还原反应(通常是H⁺得电子生成氢气:2H⁺ + 2e⁻ → H₂↑)。
2.水解与絮凝剂生成:生成的金属离子(Al³⁺/Fe²⁺)与废水中的OH⁻(来自水的微弱电离或阴极反应)结合,快速水解形成带正电的氢氧化物胶体(如Al(OH)₃、Fe(OH)₂/Fe(OH)₃)。这些胶体具有巨大的比表面积和强吸附能力,且表面带正电荷,可中和污水中带负电的胶体颗粒(如悬浮物、胶体态污染物)。
3.絮凝与网捕:金属氢氧化物胶体通过压缩双电层、电中和作用降低污染物表面电荷,促使微小颗粒聚集成较大絮体;同时,未完全水解的金属离子继续水解形成更大的网状结构(如Fe(OH)₃絮团),像“渔网”一样包裹并捕获细小污染物(如油滴、COD胶体、重金属络合物)。
4.固液分离:形成的絮体因密度大或体积膨胀,在重力或斜板/气浮作用下快速沉降,或通过后续过滤单元(如砂滤、膜过滤)去除,最终实现水质净化。
此外,阴极产生的微小氢气泡(直径约10~100μm)还能附着于絮体或油滴表面,形成气浮效应,进一步提升轻质污染物(如乳化油、微小悬浮物)的分离效率。
三、核心优势:对比传统工艺的“绿色升级”
与传统化学絮凝(投加聚合氯化铝PAC、聚丙烯酰胺PAM等药剂)相比,电絮凝设备具有以下显著优势:
•无二次污染:无需添加化学药剂,避免了药剂残留(如铝离子过量可能引发人体神经毒性、磷系药剂导致水体富营养化)和污泥中残留药剂的环境风险。
•多功能一体化:可同步去除多种污染物(悬浮物SS、重金属(如Cr⁶⁺、Pb²⁺、Cd²⁺)、油类(乳化油/分散油)、部分COD及色度),而化学絮凝通常需针对单一污染物调整药剂配方。
•污泥产量低:电絮凝产生的絮体更密实,污泥含水率低(通常比化学法低10%~20%),且污泥中主要为无害的金属氢氧化物(如Al(OH)₃),后续处理成本更低。
•自动化程度高:通过调节电流、电压即可精准控制反应强度,适应水质波动(如突发高浓度废水),操作更灵活。
•长期经济性优:虽初期设备投资略高于化学法,但长期运行中省去了药剂采购、储存及投加设备成本,综合吨水处理费用更低(尤其适用于高盐、高毒性废水)。
四、客户常见QA(问答)
Q1:电絮凝设备适用于哪些废水类型?
A:广泛应用于电镀废水(除铬、镍、铜等重金属)、养殖废水(去氨氮、有机物)、屠宰废水(油脂与SS)、印染废水(脱色与COD)、油田回注水(除油与悬浮物)、市政污水预处理(降低SS与浊度)等场景。
Q2:对进水水质有特殊要求吗?
A:一般要求pH范围在5~9之间(可通过预调节优化),高硬度水(钙镁离子浓度过高)可能导致电极结垢,需定期酸洗维护;含大量氯离子(如海水)可能加速阴极腐蚀,需选择钛基涂层电极。
Q3:设备运行是否复杂?能耗高吗?
A:操作简单,仅需控制电源输出参数(电流密度通常为10~30A/m²)和定期排泥;能耗取决于废水污染物浓度,一般处理每吨水的电耗为0.1~0.5kW·h(远低于高级氧化等深度处理技术)。
五、操作要点:稳定运行的关键
1.电极选择与维护:常用铝电极(成本低、适用于一般废水)或铁电极(对重金属去除更优);定期检查电极腐蚀情况,结垢严重时用稀盐suan浸泡清洗(避免损伤电极基材)。
2.极板间距与布局:极板间距通常为10~30mm,间距过小易短路,过大则电流效率下降;多采用交错排列(如阴阳极交替)以均匀分布电场。
3.电流与电压控制:根据废水流量和污染物浓度调节电源输出(初始可参考1~3A/dm²电流密度),避免电流过大导致副反应(如析氢过多浪费电能)或极板过度消耗。
4.pH调节:进水pH建议控制在6~8(最佳为7左右),过低(酸性)会加速阳极溶解但可能降低氢氧化物絮体形成效率,过高(碱性)可能导致金属离子沉淀不完全。
5.污泥处理:定期排放沉淀污泥(通常每2~8小时一次,视浓度而定),避免污泥堆积影响水流分布;污泥可经脱水后外运或资源化利用(如金属氢氧化物回收)。
电絮凝设备凭借其“以电代药”的清洁理念、多污染物协同去除能力和灵活适应性,已成为现代水处理技术的重要工具。随着电极材料(如钛基涂层、石墨烯复合电极)和智能控制技术的进步,未来其在高难度废水处理领域的应用潜力将进一步释放,为绿色低碳的环保产业提供更高效的解决方案。